极客工坊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58658|回复: 25

Arduino入门教程--补充内容--实验电路的拆解与器材的收纳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2-5-31 13:12:2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实验做完了,我们的使用器材如何拆解和正确的收纳呢?下面附一个视频,是我结束实验后,拆解电路及收纳好器材以备下次使用的录像,给大家参考一下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2-5-31 16:55:29 | 显示全部楼层
这么好的沙发 我坐了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2-5-31 23:45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板子上的“MANGO”是什么意思?
让我想到了我手机的系统。。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2-5-31 23:47:29 | 显示全部楼层
公孙林 发表于 2012-5-31 23:45
板子上的“MANGO”是什么意思?
让我想到了我手机的系统。。。


也就是个名字了。。。给板子起名字的时候,正好在吃芒果,索性就叫mango了。。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2-7-26 17:41:01 | 显示全部楼层
现在是tango吧,好久都懒得换系统了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2-8-14 15:22:19 | 显示全部楼层
经看看着这个视频睡着了,不得不来说一下了。

你们现在做产品不要太想当然了,你看吧线搞成那样真的好用么?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8-14 17:20:47 | 显示全部楼层
thelover 发表于 2012-8-14 15:22
经看看着这个视频睡着了,不得不来说一下了。

你们现在做产品不要太想当然了,你看吧线搞成那样真的好用 ...

不是好用,这个是一种标准化的作法,布线清晰明了,可维护,好用肯定是软跳线好用,但是你插上15-18根线以后,你试试,如果插错了,基本就没办法排错了。
硬质跳线在台湾,日本,美国非常流行,国内我发现基本没人用。。。。
我们也是为了试图推广这种布线方式在国内流行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2-8-14 22:53:42 | 显示全部楼层
恩,这个解释不错。不过秃头的镊子看着好像用不上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8-15 10:59:06 | 显示全部楼层
thelover 发表于 2012-8-14 22:53
恩,这个解释不错。不过秃头的镊子看着好像用不上。

有时候要撬东西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2-8-15 13:31:08 | 显示全部楼层
胖嘟嘟的手。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2-9-5 22:42:41 | 显示全部楼层
以前朋友是用软线的,插了十几根线之后,就感觉很难厘清了
今天入手了新手套装,玩了会,感觉硬线明显比软线好用,包括故障排查等,硬线还是比较容易检查线路走线什么的,再配合灵活的软线,效果非常好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2-11-7 00:16:03 | 显示全部楼层
请问,硬跳线用手直接拆行吗?我一直都是直接拆的。。。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11-7 11:18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happyfdg 发表于 2012-11-7 00:16
请问,硬跳线用手直接拆行吗?我一直都是直接拆的。。。。

怎么方便怎么来咯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2-11-8 10:02:10 | 显示全部楼层
这个是必须会的啊不然一次实验就不知道器材去哪里了嗨嗨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3-1-28 11:38:35 | 显示全部楼层
养成好的习惯很重要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

Archiver|联系我们|极客工坊

GMT+8, 2024-4-19 03:24 , Processed in 0.049870 second(s), 2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Licensed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