极客工坊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22246|回复: 5

木头里的东方——读后小结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2-6-6 23:20:2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      书读一遍非通透,但需一结,算是与人分享,也算是日后再读时反过来看看自己认识上的改变。
      不多说闲话,先说说此书。主线自然是木头,从门、窗到建筑、园林最后又谈了棺材与田园生活,脉络并非十分清晰。但总的感觉,作者意在以木来映人。木自是质朴,中庸的,而东方似也一直以“中者“为”天下之正道“,以”庸者“为”天下之正理”。脱中庸即违反自然规律,而自然的法则是人所不能超越的,故只得固守中庸之道。本人不太喜欢这些关于或文化或哲学的论道,这些已经讨论了几千年,我想即使再讨论上几千年也得不出个所以然来。还是说说与木有关的物件吧,这里不深说,因为本人也只是肤浅了解,仅作抛砖一枚,看客请根据各自爱好细致研究。
      先从建筑说起。木式建筑一直是东方不变的情怀,原因多种,而我喜欢的一种说法是木头即使被砍也是活着的,人们把自己置身于活物中,也就是把自己融入于自然中。中国的建筑从汉代开始发扬,宋朝著有《营造法式》详细说明各种建筑制法,并严律等级制度,至清朝有《工程做法》又一次细致的划分了等级限制。如,高度,斗拱制法等都有明确规定,漆色自不必多说。(说句题外话,古代建筑中大部分的漆都是土漆,而其来源却偏偏也是一种树叫做土漆树,因其易于混出各种颜色并驱虫防腐而多用于梁、柱。)想对建筑内的结构及榫卯等了解更多的话,推荐梁思成的《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》。建议找下电子版,因其大部分为图解,有些图书印刷并非很细致。
      说了建筑自然要说到门与窗。古代的门很是讲究,它不只是一道出入口,更是一种法则制度的象征。不同的门有着不同的含义,不同的阶级拥有不同的门,这里推荐一个视频,从前门这种象征紫禁入口的大门到厢房内门,都一一详解。我也就不再班门弄斧了。

      窗在古建筑的关键作用在于对内的采光通风,又要做到与对外隔离,从一个实用的物件,慢慢演变成一件艺术品。其艺术价值不仅仅在窗的雕刻或形状,亦在于其可使景中有景,又雾里看花的感觉。于是便有了“机中织锦秦川女,碧纱如烟隔窗语”这种美妙的感觉。
      说了外在,自然要谈到内在——家具。这玩意,应该是从明朝郑和下了西洋,带回了各种硬木后开始了一个全胜的时期。这段打算在读了《明清家具》和《家具史》之后再予以讨论。暂时只能肤浅的说,明清的家具不论在用料、做工及结构上都是值得现代家具设计师所借鉴的。另多嘴一句,此时的红木和现在的红木并非一种木头,其中有花梨木就有分老花梨、新花梨之分。红木还包括酸枝、紫檀、红木、杞梓木、铁力木、乌木、鸡翅木等,而明清家具具体有哪些也众说纷纭。
      住说完了在说说吃——筷子。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似乎也能从筷子上体现出来。谣传商周时也是使用刀叉,但虑其是杀戮的工具而渐渐被筷子所取代,慢慢的东方人也就在餐饮上更早的文明了起来。另有一种说法是,东方人在刚学会用火时,烤熟的食物无法用手取,便灵机一动的从树上折下两根木枝来用,经过多年的改良就成为了我们手中反转腾挪的筷子。
      
      时间晚了,就先说到这里,自是再有多少时间也说不完东方木头里的点点滴滴。谨以此文勾起大家对古时的思绪,捡起朴实的本质,回味一番也好。
      
      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2-6-8 07:57:29 | 显示全部楼层
{:soso_e154:} 是本好书,抽空找一本看看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6-11 20:03:18 | 显示全部楼层
弘毅 发表于 2012-6-8 07:57
是本好书,抽空找一本看看。

可惜不在一个城市,否则可以借你瞧瞧。这邮费都够买一本了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2-6-20 10:37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Mark,回头买一本.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

Archiver|联系我们|极客工坊

GMT+8, 2024-3-28 20:46 , Processed in 0.039673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Licensed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